the ides of march post  

【導演:喬治克隆尼,編劇:喬治克隆尼、葛蘭海斯洛夫、博威廉曼】

【主演:喬治克隆尼、雷恩葛斯林、菲力普西摩霍夫曼、伊雯瑞秋伍德、保羅吉馬蒂、瑪麗莎湯美】

電影《選戰風雲》(The Ides of March)是好萊塢全能巨星—喬治克隆尼(George Clooney)自編、自導、自演、自製的最新力作!並且找來近幾年很受歡迎的帥氣演技派男星—雷恩葛斯林(Ryan Gosling)搭檔演出,這樣的卡司根本是衝著我來的啊XDD!

不過暫且屏除演員不說,從《選戰風雲》的片名不難看出這是一部以「政治」為主題的電影,身為台灣島民又沒有綠卡的我們,對於美國的政治型態完全是一知半解欸,這樣真的看得懂嗎

其實呢關於這部電影,只要知道三個基本概念就沒有問題了→

一、美國的總統選舉和台灣不同,不是人人有票投,而是透過各州議員來代表人民投票,怎麼得到各州議員的支持是選戰重點!

二、美國的選制裡,想成為各黨派正式提名的總統候選人需要先贏得初選。這也是本片的背景。

三、天下的烏鴉一般黑

the ides of march post_2      

【一個政壇後起之星,將如何面對這場權力的遊戲】

 

好的,有了初步了解之後,再來就說說劇情吧:

電影版的《選戰風雲》改編自舞台劇《法拉格北站》。故事圍繞在美國民主黨內的一場總統初選。現任州長麥克莫里斯(喬治克隆尼)外型出眾、氣宇不凡、人氣高超,打著「誠實」口號的他是這次選戰的候選人之一!年輕氣盛的史蒂芬邁爾斯(雷恩葛斯林)憑藉著優越的能力,成為麥克競選幕僚中的第二把交椅,負責協助總幹事—保羅沙瓦(菲力普西摩霍夫曼)處理媒體公關事務!

the ides of march post_7  

【麥克的選舉策略都由他的幕僚團一手規劃】

在戰況膠著之際,史蒂芬對麥克的重要性吸引了敵方陣營的注意!身為敵隊競選顧問的湯姆達菲(保羅吉馬蒂)安排了一場密會用以挖角史蒂芬,決定前來赴約的他卻不知自己已掉入一個陰險的政治陷阱中!

另一方面,史蒂芬和總部裡的女實習生莫莉(伊雯瑞秋伍德)發生了關係,但伴隨情感而來的竟是一個毀滅性的大醜聞!在這多重的威脅下,政治遊戲的黑暗醜陋逐漸浮現檯面...。

the ides of march post_8  

【在利慾鬥爭之下,還有所謂的清者自清嗎?】

 

《選戰風雲》在美國上映之初就佳評如潮,其質量也受到各界媒體的讚賞!但是該片在台灣的票房卻表現平平,我想原因有可能是因為2011年12月大片盡出,像是《不可能的任務4》、《福爾摩斯2》、《醉後型男日記》(我個人的大片<3)和闔家觀賞的《鞋貓劍客》,觀眾的目光跟荷包自然被吸走。

再說,以「政治」為主題的電影並不是人人都愛,畢竟這樣的題材是有比較嚴肅一點,娛樂效果也沒有爽片高,而且政治就和宗教一樣,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立場。總歸來說就是「學生族群沒興趣、家庭客群也不買單」。

the ides of march post_13  

【別人是小勞勃配裘德洛,我們是克隆尼配葛斯林,一樣夠帥!】 

  

但是放在今天,假如你對政治話題並沒有非常排斥的話,我真心的推薦可以把《選戰風雲》找來看!他有幾個不錯的看點:

      (以下有一點小雷,應該不影響觀影)

性感實力派男星→

就像我前面說的,《選戰風雲》最吸引我的其實是兩大性感男星的同台飆戲!而且無論是克隆尼或是葛斯林,都不是只有臉蛋漂亮的花瓶,他們都是得過各大影展、典禮認可的實力派演員

最值得一提的是,雖然本片可以說是由喬治克隆尼一手打造,但是識才的他卻把整部戲的光環都給了飾演史蒂芬的雷恩葛斯林!因為史蒂芬不僅戲分最重、內心層次變化也大,算是比較討喜的角色!當然雷恩葛斯林也成功的完成他的任務,細微之處也做得很到位,例如你可以從他前期跟後期的眼神差異,來察覺史蒂芬的改變。

the ides of march post_4  

【雷恩葛斯林的角色,不管戲裡戲外都很受群眾歡迎】

至於克隆尼自己在電影裡比較像是第二男主角,或者說像是反派!戲份雖然較少,但每次出場都對劇情有重要的推進。事實上克隆尼本身的形象和麥克的感覺就蠻像的,聰明、英挺、深沉,除了他還有誰能把麥克演得這麼好!聽說《選戰風雲》在美國上映後,有很多美國民眾都希望喬治克隆尼能投身政治、參選總統!就像同為演員出生的雷根總統一樣!不知道會不會成真,我很期待欸XDD!

the ides of march post_5 

【喬治克隆尼站在歐巴馬總統身邊,還真有幾分官員的味道】 

 

政治醜態大雜燴→

此外,身兼數職的喬治克隆尼不僅在執導功力上漸趨成熟,其本身對政治的熱衷更是成就該片的一大關鍵!據說克隆尼一直希望能用電影來揭露政壇幕後的「暗盤操作」,所以毫無疑問的,他在《選戰風雲》中放入各式各樣的選舉奧步跟醜態,舉凡黑箱交易、媒體攻防戰、甚至是性醜聞無一不缺。

雖然我不知道這麼多狀況,是不是真的會同時出現在一場選戰中,但我相信喬治克隆尼在這些「勾當」的描寫上是很真實的

因為電影是以史蒂芬為主線,所以會有不少比重是在描述「選舉和媒體的關係」。看史蒂芬怎麼賣人情給媒體,又怎麼規避媒體的刺探!其實誰在選戰中能主導新聞傳播,誰的贏面相對就大不是嗎?(當年歐巴馬跟馬英九也都是各大電視台的寵兒)受歡迎不只能搏版面,碰上新聞還會報喜不報憂,肯定是關鍵!媒體攻防戰算是《選戰風雲》裡很精彩的部分。

the ides of march post_14

【操弄媒體的影響力也是選戰中很重要的戰術之一】

到了電影後段,麥克的完美形象也會逐漸被顛覆,露出標準的政客模樣

說真的,政客和藝人其實沒有兩樣,同樣是包裝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,只是藝人的醜聞頂多是給社會帶來負面示範,但政客的醜聞卻可能給社會帶來負面危害

the ides of march post_11  

【即使像麥克這樣完美的候選人,都暗藏許多不能說的秘密】

 

陰險深沉的心理戰→

選舉就是一場你爭我奪的心理戰!《選戰風雲》很深入的去刻劃這個鬥智鬥狠的過程。

我很愛湯姆(敵方顧問)設計陷害史蒂芬的那段,完全是出我意料之外的陰險!湯姆早已是沙場老手,他深知政治遊戲的玩法,相對而言,初出茅廬的史蒂芬雖然聰明卻缺乏經驗。湯姆抓準了他單純的弱點,刻意安排一場短暫的會面,這場會面也成功引起後續效應,迫使前途看好的史蒂芬付出慘痛的代價!

the ides of march post_1  

【我想,老奸巨猾就是用在這個地方的吧】 

或許是我頭腦比較簡單,直到電影後半段,湯姆開始向史蒂芬自白自己的計畫,我才知道原來打從史帝芬赴約那一刻起,他就已經確定出局了。

說到底,政治真的是個恐怖的東西,為了獲得勝利可以不擇手段到這種程度,甚至去踐踏另一個人的「職業生涯」也在所不惜,可想而知其背後的利益有多麼大!

the ides of march post_3  

【遭人陷害的史蒂芬,只能在人群中茫然的看著選戰進行】 

 

無能好過性醜聞→

電影裡一句「總統可以用各種手段發動戰爭、搞垮國家,就是不能和女秘書發生性醜聞。」既諷刺又精闢的點出政治的矛盾。

其實無論美國或台灣,我們對於「國家領導人」的道德要求往往表現在他們的私生活,反而在公領域上要求得很寬鬆。當然古人有云,要先齊家才能治國、平天下,不過既然選舉選的是「國家公僕」,是不是更應該把重心放在監督公務上,而不是八卦上XD?

the ides of march post_12  

【莫莉的存在變成麥克陣營中的一顆不定時炸彈】

對了,那句「和女秘書發生性醜聞」很明顯是在諷刺美國前總統—柯林頓,雖然私生活不檢點,他仍然是美國人心目中執政能力很強的總統,我覺得怎麼樣都比「喜歡發動戰爭」的小布希來得強!

最後來個總結!《選戰風雲》裡談論政治的問題可以說是「深入淺出」,沒有什麼太難懂的地方,而且電影所提出的問題(設局陷害、性醜聞、買官賣官之類的)在我看來都是確實可能發生的。觀眾可以跟著史蒂芬的視點,去了解政治黑暗的那一面。看他是如何從一個對政治懷抱理想的有志青年,以為自己能保持原則當個好人,卻逐步被政壇的潮流給吞噬掉,最後為達目的寧願從政治家墮落為政客。在政治這團淤泥中,要出而不染有多難

OK,文章就到這邊結束了,謝謝你的寶貴時間,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給個讚唷!  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
    W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