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ublic enemies post    

【導演:Michael Mann,編劇:Ronan Bennett&、Ann Biderman】

【主演:強尼戴普、克里斯汀貝爾、瑪莉詠柯蒂亞】

頭號公敵(Public Enemies),上映於北美時間2009/07/01,距離現在的2012年已經有三年之久了,為什麼在三年後的今天突然要寫關於這部電影的討論呢?一方面是因為我是一個死忠的Deppers(Johnny Depp 的 Big Fans),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李奧納多狄卡皮歐(Leonardo DiCaprio)主演的強‧艾德格(J Edgar)即將要上映了!兩部電影之間有著很大的關連性,他們一樣描寫經濟大蕭條的黑暗時代,只是切入的角度因為故事主角不同,而剛好一正一反,至於誰正誰反?這就留給觀眾來評價囉!

強尼扮演的大盜—約翰‧狄林杰(John Dillinger)是出了名的銀行搶匪,數度越獄又多次犯案,但卻是當時美國人民心中的俠盜羅賓漢!李奧扮演的FBI局長—強‧艾德格‧胡佛(John Edgar Hoover)則是同一時期一手創立FBI科學辦案基準的權力核心,然而他為了破案,往往以非法、甚至有點卑劣的手段取得證據和資料,因此一生充滿爭議!

 

頭號公敵是一部「傳記型」的電影,蠻忠實的紀錄了經濟大蕭條時代著名的銀行搶匪—約翰‧狄林杰傳奇性的一生!(當然還是有作一些劇情上的改寫),因此喜歡看商業片的朋友們,可能會有點不習慣他的節奏,但是到底這部電影有什麼值得Follow的地方呢,我有幾個方向:

一開始先來看熱鬧!這部電影陣容堅強,由性格巨星—強尼戴普、蝙蝠俠—克里斯汀貝爾、以及法國影后瑪莉詠領銜主演,在角色詮釋的力度上我們已經不用懷疑,再加上導演麥可曼對於時代的還原十分用心,從穿著、建築、城鎮、道路、車輛都充滿30年代的氣氛。而好萊塢自豪的大場面也是有的,狄林杰與FBI在片中有不少槍戰火拼的情節。除去硬性的部分,軟性的戀愛描述也有!!強尼戴普在戲中與瑪莉詠愛得刻苦銘心,劇情真的蠻催淚的!

再來是看門道,我們台灣人可能對狄林杰不太熟悉,但狄林杰的一生,真的猶如傳說一樣精采!包括他的兩度越獄的手法都非常戲劇化,其中一次甚至只以一把木刻的假槍,就騙過了所有的警衛。之後的狄林杰在短短幾個月內橫掃了無數的銀行,他劫富不劫貧的作風,成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,幾度與FBI交手都狡猾逃脫,並與愛人比莉擁有一段甜美的時光和悲劇性的愛,最後在被出賣的情況下,遭擊斃於芝加哥傳奇影院前,他死前看的最後一部電影,碰巧是在說一個令人推崇的非法之徒的故事!

因為《頭號公敵》是一部根據「真實歷史」去改寫的電影,電影一開頭也簡單的提示了故事背景是在經濟大蕭條時代,但什麼是經濟大蕭條?如果你不知道,可能就無法真正進入劇情了XDD,所以在觀影前有一些前提是必須要有一點概念的:

美國經濟大蕭條→

約翰‧狄林杰的成功絕對是時勢造英雄!狄林杰活躍在1929-1933年之間的經濟大蕭條時代,1929/10/29 華爾街股市崩盤促使人民瘋狂擠兌、銀行無法週轉也就隨之倒閉、工廠接連關門、失業人口高達830萬之多。當時的老百姓眼睜睜看著自己存在銀行的血汗錢被掏空,政府既無能又無力!於此同時(1933年),狄林杰出現了!!他只搶銀行不搶平民的高尚作風、和玩弄政府公權力於股掌間的態度,都讓他順理成章的成為民眾眼中的傳奇英雄!

狄林杰入獄與越獄→

1924年,年輕的狄林杰和朋友艾德‧辛格頓一起搶了一間雜貨店,僅得手120美元,沒有前科的他竟然被重判10到20年的有期徒刑,面對司法的不公,狄林杰說:「等我出來時,我將成為你們見過最卑鄙的暴徒!」這也開啟了他犯罪的不歸路。狄林杰在獄中認識了一群有經驗的銀行搶匪,包含他的恩師—華特,並且花時間研究銀行運作機制,此後廣泛運用於他的搶劫生涯中。八年後(1933年)狄林杰假釋出獄,恰逢大蕭條時代,找不到工作的他又回到老本行—犯罪維生!然而狄林杰很快就又再度被捕入獄,入獄前警方在他身上搜出一份越獄計畫,他計畫偷運來福槍進牢房,協助另一群獄友逃獄,這就是《頭號公敵》一開始所演的那場越獄戲!

 

前情提要就說到這裡,有了這一點背景知識之後,就來說說《頭號公敵》本身吧這部電影的架構,來自於兩股力量的互相拉扯,也就是強尼戴普飾演的約翰狄林杰,以及克里斯汀貝爾飾演的梅爾文普雷斯我認為,頭號公敵劇情本身一再傳遞出一個訊息,就是對「黑白正邪界線的抹煞」光從主角是狄林杰這點大概就略知一二了,但導演和編劇在描述上也不馬虎:

例如第一場搶銀行的戲中,狄林杰對一個剛好在那間銀行領錢、飽受驚嚇的無辜民眾說︰「收好你的錢,我搶的是銀行不是你!」這句經典台詞是真實存在的唷;得手後被當作人質的女性和這群銀行搶匪共乘一部車,卻沒有什麼害怕的情緒,反而對狄林杰等人懷有一點崇拜的感覺。

此外有很多地方都透露出狄林杰受大眾歡迎的程度,一場狄林杰幫在酒吧喝酒的戲中,他以「大眾不會喜歡綁架案」為理由拒絕了一筆大CASE,當同夥問他誰會在意百姓怎麼想,他卻說:「我在意,因為我隱匿在他們之中。」稍後,狄林杰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,對女主角比莉說出自己是狄林杰、專搶銀行,卻沒人出面檢舉他;甚至在狄林杰二度被捕,遣返的路上受到人民夾道歡迎、他也揮手致意,可見狄林杰非常受百姓喜愛!但同時間的胡佛局長,卻因為施政無力遭受議會的杯葛,這也是他找來正義新星—梅爾文來捉拿「頭號公敵」的原因

狄林杰幫始終所向披靡,之所以開始走下坡竟然是因為黑道經營的地下簽賭與白道警界勾結,為了避免被FBI發現,想要暗地裡賺大錢的組頭收買警察,並拒絕與狄林杰這類「惡名昭彰」的搶匪往來,斷絕他們的資源!另一方面,FBI局長胡佛受不了破案壓力決定採取連坐法,派人將狄林杰幫眾的親屬、女友、朋友一併逮捕,嚴刑拷打,當胖豬探員毆打比莉的那場戲,真的讓人看的牙癢癢的,難道這就是正義的代價?

 

 戲中很多劇情的走向都預先埋下伏筆,運用了不少隱喻的手法:

在酒吧裡,紅毛要狄林杰和「女人」保持關係,暗示了比莉出現之後對狄林杰產生的重要影響,他在逃難中卻甘為比莉回到芝加哥,一直到死前還留下Bye Bye,Black Bird這段根本是要逼人哭的訣別話!

public enemies post_15  

【狄林杰被擊斃於傳奇戲院門口】 

梅爾文在旅館槍戰失去屬下後打電話給胡佛,要求增加一些經驗老道的德州探員,而不全是胡佛栽培的「科學新秀」,胡佛對此舉很不滿,但很顯然的最後也是靠這些老將的力量才成功伏擊了狄林杰,至於年輕探員(例如毆打比莉的胖豬)則常常因為經驗不足,缺乏勇氣而錯失機會。

狄林杰一直遵循華特的名言:「不要在絕望的時候犯案、不要跟不熟的人合作」來做事。無奈當黑白兩道勾結後,他雖然對於和娃娃臉尼爾森的合作感到反感,但被情勢所逼,他也只能自我安慰的說:「華特錯了!他忘了人在絕望的時候,是沒有得選擇的」事實上娃娃臉的加入,不但害狄林杰中槍,也間接失去所有的戰友。是劇中狄林杰心境上一個很大的轉折點!

當然狄林杰潛入警局的那幕也是很有意思的,先不論為什麼都沒有人發現他,也許是因為「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」這個道理吧XD,他在專案小組的佈告欄上看到一整排昔日夥伴的照片都被蓋上「死亡」的戳印,我可以感受到他明白自己死期將近的心情,也許是明天、也許就是今晚...。

狄林杰看的最後一齣電影《曼哈頓通俗劇》,這段劇情並非是導演捏造,而是確實發生的!曼哈頓通俗劇同樣討論黑白兩道與是非善惡的關係,狄林杰看著電影中的女主角,心裡卻似乎是想念著比莉,而當他看到劇中的黑道老大Blacky說自己不畏死的人生態度時,我們可以從狄林杰的臉上找到欣慰的表情,他已經決定面對死亡。之後導演還刻意安排一段曼哈頓通俗劇中的女主角,說他決定選擇Blacky而不是檢察官Jim,也暗示了我們對狄林杰的觀感。

public enemies post_6  

【狄林杰從Blacky的口中得到認同,已預知死期的他,反而露出欣慰的笑容】

 

除了好的劇情之外,頭號公敵的卡司也很驚人!強尼戴普、克里斯汀貝爾、瑪莉詠柯蒂亞都是影壇的超級A咖:

public enemies post_10  

 強尼戴普(Johnny Depp)→

對於強尼戴普的詮釋我是無可挑剔的!狄林杰那種抑鬱的邪惡和狡猾的笑容都演得非常到位!外型上也有一定的相似度囉

public enemies post_4  

【把真實的狄林杰和強尼放在一起,確實是非常到位】 

根據強尼本人的說法,他成長的小鎮與狄林杰生活的城鎮只相距160哩,他的祖父輩在禁酒令的時代(和經濟大蕭條同時期)作過私酒買賣的非法行為,因此對於同樣身為那個時代的搶匪狄林杰,他是非常有興趣的!再加上他在開拍前的準備期間,曾試穿過狄林杰留下的褲子,與他本人尺寸完全相同,讓他覺得扮演狄林杰是自有註定的事情!

俗話說得好,要看到強尼戴普的哭戲比要看到他的親熱戲還要難上加難,然而在頭號公敵中,唯一讓我幾近情緒失控的就是當狄林杰眼睜睜看著比莉被FBI逮捕,卻無力拯救她,只能在車裡哭泣的那幕,雖然強尼並沒有真的留下眼淚,但他痛苦的表情怎麼能不讓人心碎?那個畫面重重的擊倒我的心!

public enemies post_9  

【面對又一次失去比莉的痛苦與自責,狄林杰哭了,也是強尼戴普難得的哭戲場面】

 克里斯汀貝爾(Christian Bale)→

相較於強尼戴普,克里斯汀貝爾的演出似乎受到比較多的限制,主要是因為他的角色是個正經的特別探員,當然沒有江洋大盜浪漫囉!但我相信克里斯汀已經將梅爾文做了最好的演譯了,他發狂射殺娃娃臉尼爾森的那段確實震懾到我,還記得梅爾森第一次出場只用一槍就擊倒了帥哥佛萊迪嗎?而此時的他面對娃娃臉,卻是失去理性的連開數槍,那是累積了多少壓力的發洩!

然後電影中梅爾文曾在拘留所裡段暫的與狄林杰會面,那是克里斯汀和強尼唯一的一場對手戲,僅五分鐘而已!大家可能覺得很不過癮,不過根據維基百科,事實上兩人終其一生沒有真正的交談過!這是一場為增加戲劇張力而添加的劇情。

public enemies post_11  

【克里斯汀扮演的梅爾文最後受到胡佛的猜忌而離開FBI,並於1960年自殺身亡】

瑪莉詠柯蒂亞(Marion Cotillard)→

我第一次看瑪莉詠的戲是在《全面啟動》,當時被她歇斯底里的演出嚇了很大一跳,好長一段時間我都以「李奧納多的瘋老婆」來暱稱她...!但是絕無惡意,她在這部戲中飾演比莉,一個在酒吧裡讓狄林杰一見鍾情的女人,被狄林杰的強勢氣質吸引,並與狄林杰擁有一小段美好的時光,直到狄林杰再度入獄為止。

public enemies post_12  

【比莉和狄林杰短暫的幸福時光,隨即就因狄林杰入獄而告終】

她在戲中最精湛的兩段,一次是當她被FBI刑求,要求她說出狄林杰與他相約的地點。瑪莉詠全身發抖、甚至演出失禁的窘境,還遭到FBI探員的毆打,但她眼中卻流露出一種堅毅!她將女人的脆弱和強悍這兩種互相矛盾的情緒同時傳達出來,真的很厲害!

public enemies post_13  

【比莉遭到FBI探員逮捕的一幕,眼神中都是對躲在車內的狄林杰的擔憂】

另一段則是當狄林杰死後,擊斃狄林杰的探員到監獄探視比莉,和比莉說狄林杰的遺言:「Bye bye black bird」,瑪莉詠揣摩出比莉對於這句話的震撼,和對於狄林杰的思念,處處都非常到位!因為瑪莉詠這朵紅花的點綴,使得《頭號公敵》更有人性、更接觸人心。

 

劇情的分享就到這邊,後面再補充一些關於《頭號公敵》的有趣知識:

與史實的出入→

 這部片改編自史事,整部片大抵上是依照歷史的順序來拍攝,除了一些小段落,例如開場的逃獄事件,其實狄林杰並沒有參與,他只是負責策劃將來福槍偷運入牢房中,與此同時的狄林杰正在另一處監獄服刑中,約20天後同夥假扮成探員要來移送狄林杰,並在東窗事發後槍殺了阻橈的獄警,換言之開場的逃獄是把這兩件史事結合在一起,以增加張力!狄林杰在傳奇戲院外被圍捕的時候,並非立刻就被擊斃,他在發現FBI的埋伏後一度逃到小巷子中,但最後仍因頸部中彈貫穿大腦而死,死時並沒有留下任何遺言(包括Bye bye black bird)。帥哥佛萊迪和娃娃臉尼爾森的死亡時間也與史實不符,不過一切都是為順應電影的需要。

一把假槍就越獄→

強尼在劇中靠一把黑色假槍就成功騙過獄警、完美逃獄,事實上也真的就這麼扯!狄林杰在律師的掩護下刻出一把木槍,其他的細節就完全與電影呈現的相同,逃獄成功的他還把這把槍丟給獄警,嘲笑他們是一群被關在籠子裡的猴子!這把槍目前還呈列在「約翰狄林杰紀念館」中,是館方的鎮館之寶!

public enemies post_3  

最後的《曼哈頓通俗劇》→

這部戲由Clark Gable主演,故事內容是描述一對在孤兒院長大的好友Blacky&Jim在成年後各自走向黑、白兩條相反的路,重情意的Blacky從不怨恨Jim,即使Jim奪走了自己的未婚妻!為了鞏固Jim的政治之路,Blacky甚至殺死了一個為了競爭而威脅Jim的律師,Blacky為此被判處死刑,要步上電椅,Jim是此案的檢察官,擁有減刑權力的他,卻拒絕了女主角的請求,執意將Blacky送上死刑台,女主角在Blacky上路前對他說:「Bye bye blacky!」剛好和狄林杰在劇中的遺言互相呼應

public enemies post_14  

你會不會唱Little Doggies?→

強尼戴普在頭號公敵中唱了一段Little Doggies,這首輕快的歌曲剛好表現出狄林杰二度逃獄成功的喜悅之情,這也是強尼難得開金口唱歌!你會唱嗎?還不會的人,強尼戴普再唱一次給你聽囉~http://www.youtube.com/embed/4g-R9mUF-AE

找不到的Channing Tatum→

演過《足球尤物》、《最後一封情書》的新生代男星查寧塔圖(Channing Tatum)也有參與頭號公敵的演出,但很多人整部片看下來都沒找到他,大家都在問查寧塔圖到底在哪?其實他就是一開始被梅爾文擊斃的帥哥佛萊迪

public enemies post_8  

【這已經是Channing Tatum整部戲中最清楚的鏡頭了】

和狄林杰搭肩受訪的鬧劇→

這一幕在電影中好像鬧劇一般,其實是真實存在的,強尼如實還原了當時的景象,我還有圖可對照唷XD

public enemies post_2public enemies post_5  

【強尼徹底複製了狄林杰的姿態、神情,連細微的手勢也唯妙唯肖】

OK,頭號公敵就先討論到這邊,如果我有想到什麼會再補充上來,謝謝收看,辛苦了! 

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

arrow
arrow

    W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